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(主持工作)林春提出,新職教法與原職教法在頂層定位、領導體制和實施路徑三方面有顯著的變化。
不僅強調了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,并且還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。這從法律層面明確了職業教育身份和地位,增強了職業教育的使命感,增強了職業學校師生的榮譽感。
加強了黨對職業教育(職業學校)的領導,公辦職業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職業學;鶎咏M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。這從法律層面保證了職業學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,確保了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。
突出產教融合的職教實施路徑,職業學校的舉辦主體、人才培養、師資隊伍、社會服務和質量評價等各個環節都滲透了產業布局、行業引導、企業需求等社會經濟元素。這從法律層面指明了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是由國家、社會、群眾來綜合評價,不再是單一的教育內部自我評價。
十四五期間,學校將緊緊圍繞“六協同、六融合”積極提升辦學水平。即校企協同設置專業,實現專業和產業的融合;校企協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,實現教學與生產的融合;校企協同開展人才培養,實現作品與產品的融合;校企協同評價人才培養質量,實現課標與行標的融合;校企協同構建教學創新團隊,實現教師與師傅的融合;校企協同建設實訓基地,實現教室與車間的融合。
鏈接:http://www.zhong5.cn/articleDetail.html?id=40563